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要闻 >

青岛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俊:深化“双创”教学实践,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2023-03-28 18:36:34来源:环球网

3月26日,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指导,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主办,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承办,新未来在线教育、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的首届全国产教融合三创高峰论坛暨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协会相关领导、全国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有关领导,各高校校级领导,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教育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22000余人在线上观看本次论坛。

论坛上,青岛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俊向环球网记者介绍了该校在双创教育工作上的积极探索,分享了学院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资料图】

李俊表示,青岛理工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全国最早一批把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高校之一。2015年起,双创教育以2个学分36个学时的课程形式,被纳入该校人才培养方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双创理论培养。

其次,学校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学科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各大创新型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创,通过比赛锻炼提升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解决能力,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此外,青岛理工大学在校内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一些在上述比赛中崭露头角的优质项目,都能入选孵化基地的成长帮扶,通过院校教师及行业专业人士的指导,大大提高项目的现实可行性,真正点燃创业“火种”。

最后,学校会借助全国产教联盟等高级别平台,协助师生将具有成长潜力、进行初步孵化的项目最终落地,完成从实验室到社会应用的转化。

在双创教育的实践教学工作中,青岛理工大学总结出了“一轴双驱”的特色人才培养理念。“一轴”指的是以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为中心轴,“双驱”则是以学科专业与双创相结合、学校实践平台与孵化平台相融合的教学驱动模式。学生在双创实践中,能够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收到来自校内创业基金、优质社会资本的大力帮扶。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以此实现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推动人才培养向社会需求紧密靠拢。

经过8年的教学建设,青岛理工大学在双创教育上取得了多项荣誉。2016年,学校荣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我们的教学聚焦于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协助他们种下一颗双创的‘种子’,并且为其生根发芽提供支持,希望毕业生走入社会后,这颗‘种子’能够开花结果,真正为社会发展所需做出贡献。”李俊这样比喻双创教学的深远目标。

此次论坛的主题围绕“产教融合,推动三创”展开。对此,李俊向环球网记者强调,“三创”是在创新创业的“双创”基础上新加入了“创造”一词,这是对双创育人理念的进一步推动与深化。他表示,在过去的双创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主阵地中已经培养了良好的理论素养,同时强化了对实践活动重要性的基本认知。下一步,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应该在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的大背景下,更注重于原创思维的“创造性”开拓、科技成果的“创造性”产出,这既是对双创教育本质的再次回归,也是对其理念内涵的补充和突破。加入创造的“三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打通科技攻关链和人才培养链的重要实现途径。

李俊表示,此次全国产教联盟创新创业创造委员会的成立,为三创教学工作树立了坚实保障,为三创教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高质量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各大高校将充分发挥在学术研究、理论创新、指标体系建立、课题活动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学综合改革的深化与升级。同时,广大学生也能在大量丰富的实践机会中,全方位提升多项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基础。

李俊还指出,推动双创乃至三创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靠高校革新教学模式、拓展人才培养路径,还需要与社会各方紧密协作,引入专业化机构提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据悉,青岛理工大学与新未来教育集团已经合作建立了在线实训平台,在产教联盟的支持下,将教学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能够满足产业、社会最新需求的优质人才。

对于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李俊展望到:“近些年来,产教融合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我们希望更多的关注能够带来更多支持,青岛理工大学希望能够积极融入这股‘热流’、‘洪流’,也将继续推进双创教育实践,赋能学生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