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自从西周实行分封制,河南因封国多,所产生的姓氏也很多。但河南地处黄泛区,是多灾多难之地,总有人为了躲避灾难而背井离乡世代不归!日积月累,于是在外的河南人就有了“老家河南”的说法。
从西周大量陕西人被分封至河南这一事实来看,“老家河南”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祖籍陕西”。也许河南人因热爱自己的家乡,对这后半句并不认可,但有一个铁的事实却是他们永远也否定不了的,那就是1942年300万河南人逃难至陕西一事。
1942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河南成为重灾区,大量难民为了躲避灾难纷纷外逃。按说逃难应因地制宜、就近选择,能活命能生活没有灾难即可。然而大量难民却舍近求远,去了更远的陕西(难民多来自河南中东部低洼地带的黄泛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寻根问祖,他们跟陕西是有血缘关系的。中原人的始祖华胥氏出自陕西,人文初祖炎、黄二帝也出自陕西。炎帝姓姜,黄帝姓姬,西周分封制下所产生的百家姓,皆是由陕西的姜、姬二姓分化而来。也就是说,寻根问祖,河南人其实是从陕西分化出去的,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如果你遇到烦心事了,你的第一选择是回父母家居住还是去兄妹家居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回父母家,这就是难民们为什么舍近求远选择陕西的原因。父母永远比兄弟更理所当然,更可靠,这话在1942年的那场灾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942年,300万河南难民西逃陕西经过洛阳,想在洛阳补充体力,但洛阳以接收难民,所有人都会被饿死为由,拒绝难民进城(具体情况可参考电影《1942》),难民无奈只好继续西行,不出意料,到了陕西,陕西接收了他们。有道是:谁家父母会嫌弃、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谁家孩子会嫌弃自己的母亲?陕豫两地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那场生命攸关的大灾大难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无论说“老家河南”这话的人嘴里承不承认自己“祖籍陕西”都不重要,因为他们虽然嘴硬,但身体却很忠诚,表明内心已经承认了,否则,他们就不会往陕西跑。那些声称陕西人是犬戎的河南人,请问你们会认为犬戎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并和犬戎生活在一起吗?
1942年难民一瞥1942难民一瞥1942难民一瞥1942难民一瞥关键词:
血凝就是血液凝固,是指人体的血液具有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的功能,血凝也是人体止血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如果血凝出现问题,病人就会出
6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总部位于浙江嘉兴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敏实集团,已同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法国成立一
中新网成都3月30日电 (王鹏 胡宇)四川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简称九绵高速)平武涪江特大桥主桥30日顺利合龙,标志着九绵高速建设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