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要闻 >

楚雄南华:野生红菇 农民增收“致富菌”

2023-08-04 14:41:41来源:云南网

八月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的哀牢山,古木参天,细密的林子里,回荡着些许虫鸣鸟叫,犹如一个万花筒,各样的色彩昭示着大自然的馈赠,透露着生命的不息。密林里藏着各类野生菌,深厚的落叶密密地盖着这片深沉的土地,而顶着艳丽中国红的野生红菇便是其中的贵族。

刚采摘到的大红菌


【资料图】

刚采摘的新鲜大红菌

野生红菇俗称大红菌,不同于其他菌种的肆意生长、无拘无束,红菇的孤傲和名贵,在于其对环境严格要求,要温热,也要潮湿,要天赐,也要机遇。野生的红菇并非随性之“菌”任意生长,而是认准了某一方宝地,往后每年都会在此地出菌。

马街镇锈水塘村委会村民杨子付背着满满一篓的“红伞伞”,他说:“其他地方的‘红伞伞’吃完可能会躺板板,我们哀牢山上这种带着‘红杆杆’头顶着艳丽中国红的大红菌是秘境哀牢山给马街人民的馈赠,不仅无毒,还是补血圣品,晒干之后一公斤能卖1000多元呢,像我们锈水塘村委会的农户,每年可以通过捡红菌增加一万多块的收入,是大家增收的致富菌。”

“一乡山水养一乡菌,搭配哀牢山的泉水、会飞树梢的土鸡,每年都有大量食客从祥云、景东、楚雄等地慕名而来,就为了吃一口最正宗的马街红菌炖土鸡。红菌不仅能晒干了炖鸡,还能直接炒着吃,清脆、微甜,是其他野生菌无法替代的。” 马街镇集镇餐馆经营户李建兰高兴地说。

大红菌炖土鸡

烤干的大红菌

马街镇大部分地区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背靠大中山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5.81%,优越的自然资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山间子民,为马街人民滋养出了以红菌为主导的野生菌产业致富路。近年来,该镇聚焦红菌产业,依托封山育菌,通过建基地、强企业、培市场、创品牌、促流通等系列措施,助推顶着艳丽中国红的大红菌产业成为山区群众的增收产业,永远傲视于哀牢秘林中长盛不衰。

云南网记者杨子双 通讯员 何季泽

关键词:

上一篇:“老家河南”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您知道另一半是什么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